医药独角兽有“毒” 股民和社保基金纷纷被套

admin 发表于 2018-08-23 12:18 上一篇 下一篇




  药明康德有着“医药界的华为”之称,目前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在完成私有化回归后50天即闪电过会今年5月上市,发行价格21.6元,上市之后连续涨停股价达到了138.87元。见顶之后不断回调,最大跌幅超过40%,这两天有所回暖。

  8月21日晚间,CRO领域龙头企业药明康德披露其港股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

  报告显示,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09亿元,同比增长20.29%;净利润12.72亿元,同比增长71.31%;扣非后净利润为8.27亿元,同比增长32.30%。基本每股收益1.31元。

  药明康德目前的主营收入仍为CRO业务,报告期收入合计440,291.24万元。其中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报告期内实现收入 241,629.17 万元,同比增长 21.65%,如以去年同期平均汇率来测算,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27.97%。

  值得注意的是,药明康德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率高达45.13%,而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毛利率仅为22.93%。

  同日,药明生物也公布了其2018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61.2%。其中,来自美国市场的营收增长60.0%至5.48亿元,占2018年上半年一半的营收比例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长44.9%至3.7亿元;来自欧洲市场的营收增长172.7%至5290万元。

  此外财报显示,其净利润增长至去年同期的270.7%,达到2.50亿元,较之前7月23日盈喜公告披露的250%更加靓丽。假若扣除外汇损益、去年的上市开支及股权激励计划开支,经调整之净利润则同比增长94.2%至2.97亿元。

  药明康德更像高科技生产企业,并且药明康德综合毛利40%,而其他药企却是80%--90%,所以相比之下40%的毛利在药企里面属于比较低的。它具备很多药企不具备的科研条件和能力,药明康德作为全球性最大的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之一,在创新药的发现、筛选、临床研究、生产等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司的客户并不是病人而是药企,不需要付出为医药代理付出高昂的成本,这就是很多药企医药推广费用很高,有的甚至超过营收的30%,而药明康德销售费用只占3%上下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的研发支出达到1.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75%,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3%。重点投入DNA编码化合物库建设、合成化学AI/机器学习、新的药物机理研究和动物模型构建、新工艺合成技术的研究等研发活动。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8月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拟向1528名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或期权总计885.69万份,对象包括公司高中基各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本次激励计划分两次授予,首次授予部分占80%为限制性股票,预留权益占20%为限制性股票或期权。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0.68%,授予价格为45.53元/股。

  据计算,本次激励首次授予对应的摊销费用共约1.13亿元,对应2018年-2021年的费用分别为2579万元、6047万元、2080万元和609万元,对公司未来利润影响有限。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股权激励计划激励范围较广,进一步绑定了公司高管、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公司的利益关系,对公司未来业绩发展有一定的长期促进作用。

  从实力角度看,药明康德实力很强。从未来发展角度看,一方面公司受益于医药CRO行业的高速发展,且市占率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依托创新药服务平台,向成熟的精准医疗产品发展,近年来与海外精准医疗巨头Juno公司合作,将成熟的CAR-T治疗技术引进国内,不仅成功规避了行业既定的壁垒,而且使公司成功进入成熟的精准医疗产品提供商,未来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精准医疗服务公司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基金一一六组合、四一四组合介入药明康德,成为十大流通股东的第一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持股估算成本118.58元,而现在的药明康德股价是82.25元,也就意味着社保基金现在处于“被套”状态。很多股民因为当初追高也被套了,但是不少人表示:1股不卖,坚定不移看好药明康德,100元不是梦。

  最后,从上述观点看,药明康德确实不错,但是毕竟是刚刚上市,未来走成牛股,在业绩上需要稳步增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还需提高等。

  .每.日.财.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