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大换血” 博时和鹏华出了蹊跷事

admin 发表于 2019-06-25 13:14 上一篇 下一篇




  买一只基金,其实是在选基金经理。因为直接操刀的,正是他们;你投入的银子,是保值增值,还是日渐缩水。也和他们关系很大。

  截至6月21日,6月份内基金经理离任已达44人次,相比3月至5月的163人次、137人次和104人次,逐月递减态势明显。一位资深基金研究员告诉《全球财说》,从数据统计看,2019年基金经理离任高峰期已过。

  也就是说,可以对今年的基金经理变动潮,做一番基本盘点了。

  对基民而言,手中的基金是否保留?基金公司更换经理的逻辑怎样?搞懂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因为这关乎今年的投资收成。

  据《全球财说》统计,从年初至6月21日(以下称“年初以来”),基金经理离任共651人次,变动原因与2018年业绩排名先后相关性较强。但又不是唯一因素。

  今年经理离任的基金中,2018年排名在同类后1/4的达179只,在前1/4基金仅有116只,前者比后者数量多54%;后1/5比前1/5多57%;后1/10比前1/10多100%。

  这就颇费思量了。你持有的基金,如果经理离任了,首先你要有敏感性,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其次你还得琢磨,他是因为自己业绩没做好离职的,还是业绩不错,只是不满所在的基金公司管理水平,投奔明主去了。

  具体到各公司,年初以来博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离任达38人次,位列各公司之首。这不是偶然的,在2018年时,博时以43离任人次排在第二名。

  去年比博时基金经理离任还多的是鹏华基金公司,全年达45人次。鹏华今年基金经理离任已达19人次。

  这两家公司基金经理离任案例颇具代表性,一是人多,二是蹊跷事多。

  博时更换38人次 撤牛人留菜鸟
  在离任的案例中,博时对于工业4.0基金经理的调整颇有戏剧性。

  博时工业4.0于2016年6月成立,蔡滨从成立后即操刀管理,兰乔在当年7月开始加入,从此开始两人共同管理。

  此基金2017年收益排名处于同类中游水平,2018年排在同类前1/4,2019年跑赢同类。从成立到现在,年化回报在同类前1/3,算得上是名列前茅。

  那么,蔡滨和兰乔,哪一位个人能力更强呢?不妨通过两位各自管理的其他产品业绩来看看。

  除了管理博时工业4.0,蔡滨还管理着博时外延增长主题、博时战略新兴产业和博时产业新动力A,在其任期内,这三只产品年化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分别是前1/11、 1/10和1/4。很显然,此人不错。

  兰乔独自管理博时军工主题,2018年跑输同类,2019年以来业绩排名在后1/5。

  从这个角度看,蔡滨无疑比兰乔要强很多。

  如果博时工业4.0只能留下一位基金经理,应该留谁呢?答案不言自明。

  但是,奇怪的是,博时基金近期公布的公告却是,蔡滨离任去管其它产品,兰乔留任独自管理博时工业4.0

  兰乔有何德何能,本来管理的博时军工主题业绩就很一般,现在又让他单独管理博时工业4.0?博时基金公司做这般调整,其中的逻辑何在?

  《全球财说》向博时发函探寻原因,公司方面态度倒是挺好,至于解释的是否到位,各位看官自己评定,博时称:“公司于2019年初对固定收益进行了分组优化,更加强调团队作战。此次基金经理集中分工调整,主要基于人员分组调整和公募债基、货基、债券指数等产品品类集中管理。”

  而对于基金经理的选用、培养和调整,所遵循的是什么逻辑和标准?博时回复称:“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原有制度的激励效果弱化等问题”。

  至于原有制度哪里弱化?怎样避免新制度无效?博时方面没有更多说明。

  鹏华更换20人次 干得好没出路
  与博时有些相像的是鹏华的案例,除了高水平基金经理从公司离职之外,剩下的牛人也不给管理大规模基金产品的机会。看上去更有些蹊跷。

  通常情况下,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进行更换,用的一般是中性词——因业务需要,解聘基金经理。对外的说法也是“基金经理离任”,不是离职。但如果你认真查看基金公司发布的公告,只要在“是否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一栏中,给出“否”,这就清楚表明,此基金经理一定从公司离职了。

  鹏华离任基金经理孙柠相关信息


  截图来源:鹏华丰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今年1月4日,孙柠不再管理鹏华丰达鹏华丰润鹏华丰惠鹏华永安18个月(下称鹏华永安)4只基金,算上他去年底卸任的2只基金,孙柠从1人管理6只产品,变成了不再管理任何1只。

  从公告看,孙柠也未转任公司其它岗位。显然,他是从鹏华离职了。

  孙柠2016年5月加盟鹏华,2017年初开始管理基金,2018年初管理鹏华丰润鹏华永安鹏华丰达,同年7月管理鹏华丰惠

  这4只基金,在2018年同类排名中,鹏华丰润鹏华永安处于前1/10、鹏华丰惠在前1/3、鹏华丰达跑赢同类。孙柠的成绩委实不错。

  但是,这样的经理,鹏华却留不住。干得好没出路,在鹏华不是个别现象。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18年时,从鹏华离职的还有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经理陈鹏、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刘建岩,再加上2016年离职的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初冬,还有阳先伟、王咏辉、梁冬冬。近三年,鹏华人才流失极为严重。

  不仅人走难留,鹏华调整基金经理的逻辑,也被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

  今年4月3日,郑川江不再管理鹏华动力增长(14.34亿元)和鹏华优质治理(9.31亿元)两基金,这两只基金2018年排名分别是前1/8、近前1/4。管理的挺好之时,却卸任了,而公司让郑川江仍管理着鹏华环保产业和鹏华优选回报,这两只基金最新总规模不及5亿元。

  鹏华怎样才能留住优秀人才?调整基金经理又主要考虑的是哪些因素?《全球财说》向鹏华基金发函并联系品牌负责人,但公司方面一直没有任何回复。

  上述资深基金研究员告诉《全球财说》,基金管理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投研队伍,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秀基金经理大面积离职,至少表明公司的人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如果不及时反省,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必然大大增加。(全.球.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