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三连阴,市场低气压氛围又在持续。不过正是因为连续的调整,也使得不少投资机会开始“水落石出”。其中,创业板指当前估值不到30倍,已跌至历史低位。目前市场创业板ETF份额今年可以说是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并在近期创出新的记录。此外,A股全市场ETF规模较年初相比也增加了38%、份额增加了80%。规模和份额双双激增预示,ETF已经先于大市场步入春天。
各类ETF产品增长规模“开挂”
今年以来,A股市场各类ETF产品简直是“开挂”一般的增长模式,大部分产品规模屡创新高。而时间进入四季度,ETF入市抄底的势头更是来势汹汹。从中报来看,借道各大宽基指数ETF入市抄底的资金大多来自保险、券商、信托等机构投资者。这些“聪明”资金已经注意到A股估值的吸引力,并借道ETF开始中长期布局。
看看下面这组统计数据,就可以对各类ETF产品的受欢迎程度管中窥豹。今年第三季度,ETF市场累计成交额为5773.34亿元,而净资金流入总额有450.81亿元;今年四季度以来截至11月25日,ETF市场交易金额已达到4442.22亿元,净流入资金仅有173.39亿元。
截至11月9日,全市场上的ETF(非货基,下同)总规模已经跃过3000亿元整数关口,达3106亿元,比年初净增850亿元、增幅达38%。即使与9月底相比也增加了280亿元。这一规模已超越市场上任何一家公募非货基后的总规模,ETF总份额也较年初增加90%。
截至11月21日,全市场182只ETF份额较年初增长1930亿份。其中,152只股票型ETF份额增长795亿份,贡献了近四成份额增长。按最新资产净值和份额估算,年初至今已有939亿资金借道ETF涌入股市。
截至11月25日,ETF市场交易金额已达到4442.22亿元,净流入资金达173.39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份额规模双激增表明ETF已经先于大市场入春。
海外机构看好A股上调投资评级
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由于市场估值偏低,市盈率仅约为10倍,预计明年A股及港股的股票市场有净回报,或高达10%。他指出,宏观经济风险影响在今年已反映在股市内,他较为看好A股。因为A股今年入摩,加上相对不受环球经济不明朗影响,预计明年内地企业盈利增长7%,高盛预计2019年底恒指在28000点水平。
事实上,瑞银在本月发布的最新亚太股票策略报告中将中国股市投资评级上调至超配。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基本面较为良性,债券收益率、美元指数和油价均有所上涨,盈利也增长了11%左右。报告称,从12个月的时间线看,亚洲增长触底并从2季度开始环比有改善,且股市估值攀升,预计中国政策会成为市场“助力”,因此将中国股市投资评级上调至超配,并仍超配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印尼。
券商:悲观预期一定会被市场修正
昨日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不一,沪指小幅高开,深证成指小幅低开。随后,沪指基本在平盘线附近维持震荡走势。创业板指盘中一度出现剧烈跳水,好在临近收盘直线拉升反弹,快速收复失地。虽然A股又经历了三连阴,但是依然有不少机构并不那么悲观。
兴业证券就表示,悲观预期一定会被市场修正。其认为,货币政策正在从“宽货币加紧信用”转向“宽货币加宽信用”。财政政策层面,政府强调基建补短板的重要性,降税减费政策积极推动。此外,大资管新规靴子落地,相比市场预期更加宽松,这些方面表明政策底已经显现。事实上,兴业证券认为估值底也已出现,2449点对应全A股PB为历史最低水平,PE为历史第二低水平。
安信策略则认为,供给侧原因为主推动的油价下行有利于缓和通胀预期,民营部门信用融资环境出现改善迹象,这都是中期有利A股因素。
.投.资.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