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前八月的资本市场表现看,在A股行情不佳及各板块轮番下跌的影响下,主投A股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均告负。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由于股票资产高企,导致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寥寥无几,亏损产品数量高达98%。而混合型基金虽然资产配置相对灵活,但也有八成产品净值出现亏损。
由于行情的单一性,实现盈利的基金多以重仓医药股为主,而偏债的混合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则因为债券资产的良好表现在前八月里多实现了正收益。QDII基金也是分化明显,在美国科技股的走高下,重仓纳斯达克市场的QDII 基金盈利颇丰,原油价格的上涨也让油气类QDII获利明显,前八月涨幅超过15%以上的产品大多以此为主。
普通股基:98%亏损 盈利基金多为医药主题
A股市场的持续下跌让所有投资者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就连机构投资者也难有幸免。从今年前八月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收益表现来看,在326只基金中仅有9只取得了正收益,占比仅有2.8%,能够如此幸运的原因还是沾了医药行业上半年走势强劲的光,而进入到下半年,医药股的大幅回调让其盈利缩水不小。
根据记者了解,这9只盈利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仅有7.08%,而业绩没能超过5%却有4只,这些基金大多以医药、医疗为主题,并且持仓股票均以此为主。其实在上半年,这些基金中的大多数产品净值涨幅都超过10%,但在七八两个月里,随着医药股的下跌,这些基金的盈利也出现回撤。
而从跌幅榜上看,有7只基金跌幅都超过了30%,从基金名称上看,这些基金多投资于环保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单只基金最高跌幅为33.6%。
除此之外,文体娱乐、新能源汽车这类主题基金也在行业上半年的大幅下跌当中损失惨重,相关基金的跌幅纷纷高达20%以上。
综合来看,前八月,A股中的多数行业都处于持续下跌当中,而八月份蓝筹股的补跌更让投资者纷纷寻找低估值股票避险。有不少专业人士就表示,随着科技股估值优势的出现,以及未来良好的发展趋势,精选此类个股成为基金经理目前的首要目标,而部分估值不高的蓝筹股也将在业绩持续向好中受到投资者青睐。
混合型基金:八成产品亏损 医药与偏债主题基金业绩多收红
相比普通股票型基金寥寥无几的正收益产品,混合型基金虽然有两成数量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但实现盈利的基金在上涨幅度上远比不过跌幅靠前的产品。
抛去净值出现异动的产品外,在前八月的混合型基金中,涨幅超过10%的产品数量仅有4只(各份额分开计算),其中3只都是富国基金旗下产品,而且重仓股均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主。尽管这3只基金在七、八两个月里随医药股的回调而出现了净值回撤的情况,但好在上半年盈利颇为丰厚,最终在前八月的涨幅中遥遥领先。
除了这些“幸运儿”,大批重仓医药行业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的盈利水平都在5%一下,其次,偏债型混合型基金也成为前八月正收益当中的一道风景,显示出稳定的盈利能力。
而从跌幅靠前的产品看,由于中小创股票在上半年的跌幅巨大,导致不少以中小盘、新经济、互联网等为主题的基金都跌幅较大,一眼望去,新兴行业的主题基金在跌幅超过20%的混合型基金中比比皆是。
而和普通股票型基金一样,一些重仓了资源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环保行业的基金也在前八月里跌幅较大,但这些基金的跌幅早在上半年里就已成定居。相比之下,在七八月份出现大跌的绩优蓝筹股则出乎所有人意料。
根据记者了解,从七月份医药股整体回调开始,去年强势上涨的绩优蓝筹股就出现了股价松动迹象,本来在上半年里还相对抗跌的白酒、家电等大消费行业也在随后的八月份里没能幸免,加之医药股跌势未停,最终导致多只去年重仓股此类大消费行业并且涨幅靠前的基金如今却跌落孙山。
综合来看,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由于受到A股行情的拖累,在前八月里的平均收益率均为负数,而且在大多数行业都下跌严重的背景下,目前收益为正的基金盈利优势也并不明显。
债券型基金:八成以上正收益 纯债成资金“避风港”
年初至今受市场行情影响,重仓单一权益资产的基金收益寥寥,大多以亏损收场,但若少量持有权益资产,适当加配债券基金,收益相对来讲就好得多,因为年内债市整体表现向好。
今年A股市场先扬后抑,三大股指维持震荡行情,二季度以来更是持续走低,受此影响,众多投资者避险情绪高涨,逐渐把目光转移到债券市场。在权益类基金疲态尽显之际,债券型基金也顺势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值得关注的是,从基金类型来看,上述年内业绩超5%的债券型基金中又以纯债基金居多。
受益债市上涨,债券型基金整体业绩飘红。根据万得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全市场近两千只债基年内平均收益率为2.47%,其中收获正收益的产品占到八成以上。剔除大额赎回等因素所导致的净值异常后,涨幅超过5%债券型基金近300只,涨幅超过10%的达17只,最高涨幅为23.92%。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前八月也有不少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集中在转债、可转债以及增强债等类型基金。据悉,截至8月31日,年内共有50多只债券型基金跌幅超过5%,跌幅超过10%的有9只基金,还有4只债基的跌幅超过20%,最高跌幅为24.86%。
对于后市,业内人士表示,流动性等利好因素将继续推动债市向好的方面发展。一方面,宽松货币政策使得资金的供应及其流动性增多加快,购买债券的需求增多。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宽松可能导致市场利率下调,而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的,相对而言债券型基金投资吸引力上升。
随着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不断成熟,债券型基金已经逐渐演变成机构的定制产品。针对后续投资策略,注重资产配置及流动性管理成为当下部分债券基金经理的首选策略。有基金经理表示,未来操作的重点是,在严格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精选组合,力争将波动率维持在低位,同时将采取中短久期策略,以利于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