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在撤退 而机构已经开始了分批抄底

admin 发表于 2018-08-22 10:56 上一篇 下一篇




  股市没啥起色,机构和散户却唱起了反调。阳关道和独木桥,你更喜欢哪条道?

  在A股市场,散户和机构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两者的行动也往往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各走各的,互不干扰。

  如今,面对A股的持续震荡,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据统计,尽管股市跌跌不休,以机构资金持有为主的股票型ETF今年备受青睐,今年规模逆市增长显著。股票型ETF今年总份额大涨400多亿份,增幅高达44%,十多只股票ETF产品年内份额翻倍。

  而另一方面,以散户为发行对象的主动权益基金却遭遇市场寒冬,首发基金半数压线成立,平均募集天数长达40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些观点认为,目前很多机构资金认可现在市场底部的观点,在投资上也变得比较积极;而散户追涨杀跌的趋势仍旧比较明显,避险情绪更浓厚一些。

  事实上,除了股票型ETF份额的大涨,还有其他一些方面,也能看出当下机构投资者较为积极的行动。例如,作为A股的重要参与者,以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等为代表的国家队机构资金,其每个季度的持股市值变化也备受市场关注。

  当前恰逢二季度持仓名单持续更新,数据显示,按照当前的披露情况,二季度末汇金公司、证金公司、证金资管计划和证金定制基金合计重仓持有219只个股。

  具体来看,汇金公司合计持有158只个股,其中5只个股是二季度新进买入,还有21只个股被增持;证金公司二季度末合计持有44只个股,有13只个股获增持。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国内机构与散户“唱反调”,今年以来不少外资机构也纷纷入场“抄底”。

  据统计,2018年1至7月,境外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市场1616亿元,6、7月两个月,净流入A股市场的境外资金为498亿元。

  此外,当前全球跟踪体量最大的基金研究机构EPFR向中国证券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的最近一周,资金迅速从新兴市场撤离,但是中国市场却吸引外资资金涌入。

  过去一周,EPFR跟踪的基金中,1.75亿美元净流入中国市场,其中权益基金净流入3.75亿美元;更长的二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净流入37.3亿美元,其中权益市场净流入50亿美元。对于这一现象,部分外资人士认为当前A股已接近低位,值得“抄底”。

  那么,机构似乎老是和散户“对着干”,是因为机构投资者真的更专业吗?

  研究表明,以基金投资为例,机构持有占比高和规模大的基金有一定的超额收益,虽幅度有限,但呈现出业绩排名集中、稳定的特点,即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有更强的择基能力和控制风险能力。

  可以说,机构投资者最突出的地方在于:稳!并不一味追求高收益,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稳稳的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目的。

  事实上,关于A股市场机构与散户的话题一直没有间断过。尤其在2017年,在蓝筹股大幅上涨、中小创股票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与此相对应的机构投资者获利丰厚,而近七成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不少观点认为,股市“去散户化”正在加剧,中国股市的“机构时代”正在来临。

  不过也有声音表示判断这一趋势为时尚早。如广发证券指出,尽管近年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有所上升,但相比全球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从成交额占比,A股个人投资者交易换手高,个人投资者贡献八成以上成交额;从持股市值角度,剔除一般法人,A股市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比重约为4:6,总体来看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依然不高。(微.信.公.众.号.天.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