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到目前为止已经历过四次大牛市。第一次在1969年,当道指上冲1000点时,他解散了他的公司;第二次在1973年,“漂亮50”平均市盈率40余倍,巴菲特说:“我就像一个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一个荒无一人的海岛上,想买却什么也买不到。”于是他只好卖出,最后仓位仅剩16%;第三次在1987年,他又说:“在今天的市场上,我仍然找不到任何值得我们去买的股票,即使市场再跌10%。”于是他不断减仓,最后只剩下三只股票;第四次在2001年,当时科网股鸡犬升天,巴菲特不为所动,依然持有传统行业股票,结果跑输了大盘。可以看出,在四次大牛市中,巴菲特三次“出逃”,一次坚守,而这一次是因为他持有的股票不涨反跌。
与此同时,如果在熊市,巴菲特则像“欢快的小马驹”,他对“股票市场崩溃始终都有一种亲切感”。于是他四处出击,以最便宜的价格“疯狂”买入,如探囊取物。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盖可保险、吉列等等,无一不是在大熊市里买到的。可以说,没有大熊市便没有伯克希尔,没有大熊市便没有巴菲特神话般的财富。难怪巴菲特会说:“如果我持有的某只股票下跌了50%,我会对它充满期待;实际上,如果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所有的股票在今后几个月中都下跌50%,那我会给你一大笔钱。”但是许多投资者却不合逻辑的在股票上涨时兴高采烈,下跌时闷闷不乐,对此巴菲特深感不解,因为他们对待食品的态度就不是这样,作为消费者,他们永远欢迎持续下跌的食品价格。
当然,也不是股市下跌了一段时间就可以买入,有时可能几年内都不能买。对此巴菲特在2003年写了一段重要的评论:“连跌三年的价格虽已大大提高了普通股的吸引力,但我们仍几乎难以找到哪怕对我们只有温和吸引力的股票。这种令人沮丧的现实情况,反映了股价在‘大泡沫’时期达到的高度是如何地疯狂。而且不幸的是,酒醉的时间可能会和暴饮的程度成正比。”因此,除非巴菲特发现那只股票有较大的产生至少10%税前回报的可能性,否则他宁愿离场观望,而当时的状况仍属于后者。
熊市是上天赐给价值投资者的一份重礼,它持续的时间越长,价值投资者的收获就越大。(基.金.吧)